行业动态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全部 78 公司动态 0 行业动态 78

农药产业现状与思考

时间:2024-11-29   访问量:1033
2024年11月22日,在第38届中国植保双交会“开幕式和信息发布会”上,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黄修柱所长做了题为“农药产业现状与工作思考”的报告。报告从农药登记、生产和出口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药产业现状,介绍了近年来农药检定所在提升服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,以及对支持农药企业创新发展、推动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。


在登记方面,农药登记产品丰富,结构更加优化。2013—2023年,农药登记产品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.38%。截至2024年10月31日,登记产品总数达到47127个(不含仅限出口登记,下同),登记有效成分747个,登记企业有1917家。其中,大田用农药44171个、卫生用农药2956个;除草剂12980个,杀虫剂19962个,杀菌剂11976个,植物生长调节剂1729个、卫生及其他480个。2024年1—10月,我国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。其中,大田用药新增1995个、卫生用药新增83个;除草剂新增657个、杀虫剂新增811个、杀菌剂新增399个、植物生长调节剂新增184个,其他新增27个。2024年已公布2个登记公告,批准12个新农药(有效成分)、17个新产品登记。其中,包含除草剂9个、杀菌剂6个、杀虫剂2个。

生物农药的登记数量稳步增长。截至2024年10月31日,有效登记状态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140个(不含抗生素类),产品2000余个。2024年,批准登记的新农药中,生物农药占新农药品种数量的50%,且均由国内企业自主或合作研发。

微毒/低毒农药成登记主流。微毒/低毒农药占比由2013年的78.3%,提升至2023年的86.2%,2024年新登记农药产品均为微毒或低毒。

在农药生产方面,产能严重过剩,库存持续高企,需求疲软,市场竞争激烈。由于产能西迁、抢夺专利临期产品市场、盲目投资等因素,产能过剩,企业极度内卷。2022年,杀虫剂、杀菌剂、除草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、卫生用药等五大类农药产能均严重过剩,产能利用率仅有30%~60%。其中,除草剂产能利用率最高,达58.1%。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,2024年1—8月,产能居前5位的除草剂原药有草甘膦、2,4-滴、莠去津、草铵膦、百草枯;产能居前5位的杀虫剂原药有毒死蜱、乙酰甲胺磷、吡虫啉、敌敌畏、杀虫单;产能居前5的杀菌剂原药有百菌清、代森锰锌、戊唑醇、多菌灵、嘧菌酯。行业投资热点产品包括草铵膦、精草铵膦、烯草酮等除草剂,氯虫苯甲酰胺、啶虫脒、联苯菊酯等杀虫剂,丙硫菌唑、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。

在农药出口方面,农药出口数量同比上升,农药价格持续下降,利润跌幅较大。我国农药出口量占农药产量的比重稳定在85%左右。2024年前8个月,出口占比达89%,占世界农药需求的六成以上。2024年1—8月,农药出口货物量为266.2万吨,同比增长26.8%;折百数量为133.1万吨,同比增长34.3%;出口数量大增,出口金额微长,农药出口价格依然继续缓慢下滑。

近年来,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根据市场需求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持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。在优化评审流程方面,改“串行”为“并行”,提高评审效率;印发技术评审规范,统一评审尺度;理顺逻辑关系,实现评审各环节的无缝衔接。在规范评审行为方面,制定评审岗位、集中评审场所、系统运维及资料运转管理办法;建立“三级会商”制度,保证评审质量。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,建立补充资料制度,提供技术审查过程中补充资料入口;建立复审绿色通道制度,开通否决产品再次申请登记快速通道;建立“所长接待日”“企业开放日”制度,与企业面对面做好政策解读和登记服务;设立农药登记技术咨询邮箱。在严格监督管理方面,建立技术审查监督实施办法,落实“两个责任”,督促检查各项制度落实。

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药创新。10月,农药检定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农药企业科技创新,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农药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建议。黄所长认为,解决产能过剩、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,首先需要依靠科技创新。科技创新需聚焦关键技术,例如,高效低风险的新化学农药,原创性分子靶标发现及相关农药创制、原创分子骨架发现及相关农药创制、RNAi农药创制及产业化、农作物抗病虫害转基因技术、农药纳米化制剂、微通道反应、精准施药技术、智能化学农药研发等。

农药检定所将积极优化农药企业营商环境,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采取短期抓紧、中期推进、长期跟进的方法。短期内,打算加快研究开设农药登记“复审”通道;筛选一批科技创新型农药企业,积极给予扶优扶强支持;加强对农药行业的科技项目支持。

黄所长认为,推动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五方面考虑:(1)强化农药登记评审。构建协调完善的农药登记管理体系;强化农药管理技术支撑;加强企业服务。(2)强化农药生产的现代化建设。构建智能安全的农药生产体系;推动改进农药生产工艺;加快构建诚信体系建设。(3)持续改进农药经营体系。优化经营网点布局;打造标准化经营门店;创新经营服务形式;规范互联网经营行为。(4)升级农药登记试验单位。强化农药国际数据互认;加强试验单位认定后监督检查;持续加强技术和试验体系交流和培训。(5)推动农药科学高效使用。构建精准减量导向的应用体系;强化农药风险管理;加强科学用药培训推广。

(现代农药整理自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黄修柱所长报告“农药产业现状与工作思考”


上一篇:从国内外化工巨头看精细化工发展方向

下一篇:2025年农药市场预测及展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