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全部 78 公司动态 0 行业动态 78

环丙氟虫胺

时间:2025-04-24   访问量:1006

环丙氟虫胺

环丙氟虫胺(cyproflanilide)是南通泰禾在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基础上创制的间二酰胺类杀虫剂,具有高效、低毒、杀虫谱广、渗透性好、起效快、持效期长的特点,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、小菜蛾、斜纹夜蛾、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;天牛、叶甲等鞘翅目害虫;以及蓟马等。市场推广对标已上市的同为间二酰胺结构的溴虫氟苯双酰胺,环丙氟虫胺于2019年获得中国专利授权,目前已在包括美国、日本、巴西、德国等国家申请专利,市场前景看好。01

产品简介

英文名称:cyproflanilide

中文名称:环丙氟虫胺

其他名称:环丙氟虫二酰胺、百施佳®

化学名称:N-[2--4-(1,1,1,2,3,3,3-七氟丙烷-2-)-6-(三氟甲基)苯基]-3-[环丙基甲基-(4-氟苯甲酰基)氨基]-2-氟苯甲酰胺

分子式:C28H17BrF12N2O2

相对分子质量:721.332

CAS登录号:2375110-88-4

结构式:

图片1.png 

三维结构式:

图片2.png 

 

理化性质:原药为黄色固体;熔点:141.6-143.7;密度:1.6±0.1 g/cm3 ;沸点:516.9±50.0 °C at760mmHg;折射率:1.544;闪光点:266.4±30.1 °C

02

作用机理

环丙氟虫胺属于γ-氨基丁酸(GABA)门控氯离子通道变构调节剂,通过变构阻断激活的γ-氨基丁酸氯离子通道,使害虫过度兴奋和痉挛最终导致死亡。

环丙氟虫胺虽具有双酰胺结构,但确非为传统的鱼尼丁受体调节剂,其与溴虫氟苯双酰胺的IRAC分类归类为第30组,和目前最热的异恶唑啉类杀虫剂(异噁唑虫酰胺氟噁唑酰胺、噁唑氟虫胺)为一组。

环丙氟虫胺具有优异的胃毒、触杀和内吸活性。

03

应用

应用作物:水稻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果树、蔬菜等作物。

靶标害虫: 对于鳞翅目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甜菜夜蛾、小菜蛾、草地贪夜蛾、苹果小卷叶蛾;鞘翅目跳甲、天牛;缨翅目蓟马等防效优异。

可开发剂型:10%环丙氟虫胺DC20%环丙氟虫胺SC5%环丙氟虫胺EC30%环丙氟虫胺WP

04

合成路线

泰禾在专利CN109497062ACN116178198A中,报道了化合物环丙氟虫胺的合成路线(路线一)。通过对溴虫氟苯双酰胺和环丙氟虫胺的结构对比,在合成中可参照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合成路线。

路线一(泰禾路线)23氨基苯甲酸甲酯(合成可参照中国专利CN111320548A,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,价格昂贵)为起始原料,)3(N(环丙基甲基)4氟苯甲酰氨基)2氟苯甲酰氯和溴代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,得到环丙氟虫胺。该路线环丙氟虫胺纯度可达到98.5%以上,总收率可达到74%以上(23氨基苯甲酸甲酯计)。合成路线如下:

图片3.png 

另一条是将3(N(环丙基甲基)4氟苯甲酰氨基)2氟苯甲酰氯和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,得到3(N(环丙基甲基)4氟苯甲酰胺基)2N(4(全氟丙2)2(三氟甲基) 苯基)苯甲酰胺,然后3(N(环丙基甲基)4氟苯甲酰胺基)2N(4(全氟丙2)2(三氟甲 基)苯基)苯甲酰胺进行溴化反应,得到环丙氟虫胺。环丙氟虫胺的纯度可达到99.2%以上,总收率可达到 75%以上(23氨基苯甲酸甲酯计)。合成路线如下:

图片4.png 

 

路线中,原料4(全氟丙烷2)2(三氟甲基)苯胺(即十氟苯胺)24 (全氟丙烷2)6(三氟甲基)苯胺(即溴代十氟苯胺)可参照专利EP2319830A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。

路线二:参照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合成路线,以2--3-硝基苯甲酸(可由邻氟硝基苯制得)为起始原料,与二氯亚砜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--3-硝基苯甲酰氯,然后与2--4-(全氟丙-2-)-2-(三氟甲基)苯胺(溴代十氟苯胺)反应,在环丙基甲醛和对氟苯甲酰氯(又名4-氟苯甲酰氯,也是合成杀菌剂氟马啉的中间体)的参与下,5步生成目标产物环丙氟虫胺,合成路线如下:

图片5.png 

路线三:在路线二的基础上,2--3-硝基苯甲酰氯选择与4-(全氟丙烷-2-)-2-(三氟甲基 ) 苯胺(十氟苯胺)发生缩合反应,经溴化等3步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环丙氟虫胺。合成路线如下:

图片6.png 

05

前景展望

环丙氟虫胺虽然也具有双酰胺结构,但与溴虫氟苯双酰胺一样,都不属于鱼尼丁受体调节剂,其化学结构新颖,作用机制独特,与目前传统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,是优秀的双酰胺抗性管理工具。与现有鳞翅目害虫药剂相比,环丙氟虫胺杀虫谱更广,活性更高,极低剂量下就表现出良好的活性,且杀虫速度快,渗透性好,持效期长,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。根据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推广经验看,其抗性也起得很快,在推广时也应注意复配和轮换用药。

从合成路线看,目前现有的合成路线在细节上仍有可优化和探讨的空间,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。综上所述,环丙氟虫胺符合成为终端大品的开发潜力。


上一篇:四氟络草胺合成工艺简介

下一篇:没有了!